食農教育雖然行之有年,但它的定義是甚麼?目前還沒有一個共同的定義。在此引用台灣農業推廣學會2016年出版「當筷子遇上鋤頭—食農教育作伙來」手冊,定義如下:
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習者經由親自參與農產品從生產、處理,至烹調之完整過程,發展出簡單的耕食技能。在此過程中,亦培養學習者了解食物來源、增進食物選擇能力,並促進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另外,透過農耕的勞動體驗,可培養學習者對食物、生產者和環境的尊重與感恩,並激發其生命韌性和堅毅性格。
從個人角度而言,食農教育期望能幫助學習者認識食物的原始樣貌,並思考人類與食物的關係。另外,也希望學習者具備簡單的農事技能及飲食烹調能力,以建立良好飲食習慣,避免飲食風險。從社區層面而言,食農教育希望推動在地食物的觀念,以發展地方農業及相關產業,並維護在地飲食文化。從大自然及生態環境而言,則強調人類的飲食型態對大自然的衝擊,並提倡環境友善的農業經營及消費方式,使人類與大自然共同永續生存。
而長期的食農教育之推動,更可以經由城鄉資源的交流,以及建立「地產地消」的農業食物網絡,最終達到幾個政策上目的:一、促進國人健康;二、提高飲食安全和糧食自給率;三、提升農民福祉及鄉村發展;四、鼓勵永續性農業生產和消費方式。
(引自台灣農業推廣學會2016年出版「當筷子遇上鋤頭—食農教育作伙來」,如果您想獲得更多更詳細的食農教育內容,或瀏覽精彩的插畫和圖照片,歡迎購買和參閱本手冊)
就全球發展而言,食農教育其實是一個廣泛定義的名稱,此一社會運動之理念建立和教學方式,除了部分受到近年美國新的營養學和農業素養(agricultural literacy)教育之影響外,也受兩個主要的運動影響很大,一個是1986年開始,源自於義大利的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另一個是在1990年代日本開始提倡的地產地消運動,以及其後衍伸的2005年立法施行的食育運動(Shokuiku),這兩大以飲食文化改造為目標,兼重農業與環境體驗學習的社會運動,不只改變了許多人的飲食觀念和健康,改變了很多地區農民和居民的農耕和生活方式,更深入學校,扮演導正學生飲食習慣和培養其對農業、環境關懷的催化劑。
其實,國內已經有很多的學校和各類型組織長期辦理食農教育之活動,食農教育最重要的學習特色就是經由在農事和飲食製作上親手勞動而學習,強調環境友善式的農耕方式和最少化學添加物的在地食材料理,不過有些承辦人員由於過於強調活動的趣味性和美食的享受,有時候使食農教育成為「吃喝玩樂的農村體驗」,確實已經背離了食農教育保存農食文化、追求人與環境都健康的宗旨。本文參考日本食育和歐美慢食運動之意義,同時加強農業的角色,將食農教育定義為「食農教育是一種體驗教育的過程,學習者經由與食物、飲食工作者、動植物、農民、自然環境和相關行動者互動之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農業和飲食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供各位讀者辦活動時的參考。
目前的食農教育大致上包含了農業、飲食和環境教育三個內容,在以往這些教育內涵是各自獨立施行,分別由不同的公、私部門承辦,造成了諸如農業部門辦的教育活動只重視農事體驗,忽略了飲食和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之缺失,未來應嘗試將這三種教育內涵融合於單一課程設計中,也讓不同的公私部門,例如政府機構、學校、農會、非營利組織、農場和農企業等都能夠經由合作參與來共同完成。
整體而言,過去台灣農業流行的商業行銷模式,本質上比較適合歐美大規模的農場或農企業,台灣的多數小規模農場,在行銷他們的產品時,其實並不適於使用工業社會主流的商業行銷方式,反而由教育角度切入,對於農產品消費者更能產生信任的效果。食農教育與在地農業食物網絡連結的方式,配合環境友善、有機的生產方式,其實才是未來台灣小農在農產品行銷上應該發展的方向,而從學童教育體制切入,逐步擴及到青少年和成人,結合在地農場、農夫市集、蔬果箱宅配等在地資源,應是一個最好的整合發展方式。而將教育的元素融入於商業行為中,也是未來在地食物網絡中農民、餐飲業或休閒業者可以切入的機會。
青年農民是台灣未來農業與鄉村發展能否順利轉型的關鍵,他們在行銷策略上會有與傳統農民很不一樣的方式,以創造不同的市場開拓和收益。如果未來能掌握食農教育的技巧,適時與公部門組織和非營利組織確實分工合作,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應能使農業或農產品行銷的成效得以加速,也能確保自然環境、農業生產者、消費者和整個社會共同的福利。只要願意改變,農業中有很多的機會,食農教育不只會改變自己,也能改變家人、消費者,以至於改變農業、鄉村和整個社會,各位青年朋友們,一起加入這個行列吧!